人类生命总是在健康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高质量的延展,然而人们要保持健康却并不容易——长久以来,癌症、HIV病毒、心血管病等层出不穷的健康“杀手”就一直对人类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及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且近年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最常见的大众性疾病。但心血管疾病的初期症状容易被忽视,加上人们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有误差,导致患者容易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境地,待心血管病发病时往往已进入严重的阶段,更可能造成患者死亡或残疾的惨痛后果,急需警惕防范。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如何摧毁人类健康?这可以从其影响因素说起。除了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不可干预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心脏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主要风险因素。
一般而言,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循环系统的相应症状,这里的循环系统由调节血液循环的心脏、血管及神经体液组织组成。心血管疾病目前是在中国及全球导致死亡及残疾的主因,而高血压则被认为是可导致各种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见风险因素之一。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并且为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重大成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19年超过四分之一成年华人患上高血压,而这些患者中仅约22%的病情受控,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或轻度使用药物,其血压可相对容易地保持在治疗目标(平均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且平均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以下。
另一方面,当患者以最大耐受剂量服用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物(包括利尿剂),但血压仍不能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的治疗目标以下时,高血压被认为属顽固性。严重程度高于受控高血压但低于顽固性高血压的高血压病例,被称为未控高血压。
目前对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有关疾病的有效治疗仍然有限,在中国,针对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介入疗法市场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上升、患者健康意识提高、患者经济负担能力提高以及医生的临床实践提升,业内预期在未来几年,中国及全球针对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防治市场将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CAD)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而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壁斑块的积聚:当血脂含量高时,胆固醇及其他物质易于沉积在动脉壁上并形成斑块。这些斑块积聚可引起动脉狭窄,这可能严重干扰血流并产生病变。CAD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最常见的器官疾病类型之一。
CAD通常为长期形成,其发病不可预测,且经常致命。CAD过程的动态性质导致出现各种临床表现,可分类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
ACS为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相关的一系列疾病。ACS的最常见症状为胸痛、经常辐射到左肩或下颌角并伴有恶心及发汗。ACS通常与以下三种临床表现相关: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
CCS,亦称为稳定冠状动脉疾病(SCAD),被视为ACS的院外对应类型。在存在风险因素或已知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可根据心绞痛的过往病史对大多数患者进行CCS诊断。
CAD最重要的行为风险因素为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吸烟及有害使用酒精。CAD亦有多项相关决定因素,包括衰老、压力及遗传因素等。
CAD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其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CAD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由于人口老龄化及人们久坐的生活方式,近年中国及全球CAD患者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并预期在日后将保持增长态势。尤其在中国,CAD患病率由2015年的2200万名患者增加至2019年的2460万名患者,复合年增长率为2.8%,估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3170万名患者,2019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2.3%。
心血管领域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溶栓治疗可及性持续提升
目前,CAD的治疗一般分为四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干细胞移植。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为例,根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和《急性冠脉综合症急诊快速诊疗指南》,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有PCI手术及溶栓两种方式进行治疗。
而与PCI 手术相比,溶栓治疗有其特定的优势,即溶栓治疗的费用相对便宜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同时溶栓治疗在目前我国医疗情况下的可及性较强。
总体而言,药物治疗方法可用于管理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与CAD有关的风险因素,帮助减轻患者的症状。事实上,针对心血管领域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溶栓药物疗法在近年可及性已不断提升,目前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常见。
不过,当前常用的两大溶栓药物重组尿激酶、rt-PA半衰期都很短,仅为4-8分钟,并不能缓解急性血栓发病,这是传统溶栓药物治疗的一个痛点,使得溶栓药物的创新迭代成为必然。
作为创新生物制药公司,港药溶瘤研发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呈递载体YB1可以定点在血栓发生的位置释放溶栓剂,避免了过度溶栓引起的问题,近期在行业市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我们的核心技术产品YB1采用了全球首创的血栓靶向技术,并能够与多种溶栓药物结合精准靶向血栓释放溶栓药物,发挥精确的定点溶栓作用,这个新兴溶栓治疗技术目前在抗血栓药物研发领域是一个非常新鲜且前沿的尝试,前景值得期待。
具体药物管线方面,YB1-rt-PA为公司布局的第一代定点血栓消融产品,主要特点是通过YB1携带,并在血栓位置释放尿激酶,达到迅速定点释放溶栓药物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布局了YB1结合降纤酶及纤溶酶的两个产品管线YB1-rt-DE及YB1-rt-PL,也期待这项新技术的最终成熟落地,为溶栓治疗市场带来更多惊喜,同时希望通过创新药物研发的方式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