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肺癌关注月:肿瘤免疫治疗风生水起,YB1溶瘤细菌引领新思潮

来源:  2021-11-19 09:35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癌症的认识逐渐加深,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恐癌”了,但癌症一日不被消灭,与之相关的话题便仍会引起国民的特殊关注。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刚刚过去的11月17日还是一年一度的“国际肺癌日”,就在这天,#为什么多数女性患者不抽烟也会得肺癌#、#肺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等话题就齐齐登上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搜榜,讨论度居高不下。

资料显示,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五个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肺癌。《2020全国癌症中心年度报告》内容显示,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然可达80%-90%,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却不足5%。

事实上,癌症作为在全球横行“作恶”多年的高致死率疾病,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只是由于人类始终未能完全攻克癌症,所以日常中对与“癌”相关的一切仍旧颇为忌惮。可以说,“抗癌”是需要全球医患、科研行业与资本市场共同参与的一项特殊而未竟的事业。

聚焦抗肿瘤领域:庞大患者基数能否兑现规模市场?

癌症,从广义上来说也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控制,发生无限制的生长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表现为肿块。

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人体影响小;恶性肿瘤一般称为癌症,往往增长迅速,并且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性,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医疗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人类医疗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全球和中国的癌症新增病例数量仍在不断上升。专业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有1850万例新增癌症病例,并预期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数将于2024年达到2100万例而于2030年达到2410万例,2019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

在中国,2019年有440万例新增癌症病例,国内新增癌症病例数预期将于2024年达到500万例而于2030年达570万例,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

上述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癌症新发患者人数将逐年增加。而在各类高发病率的癌种当中,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和乳腺癌位居前列,2019年上述五类癌症的发病率合计占到中国癌症总体新发病例数的50%以上。

最近一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是2020年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同时也是美国及全球2020年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数据来源:GLOBOCAN、ACS、NCCR、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对于这类全球性的肿瘤疾病,庞大的患病人群基数背后,意味着前景巨大的癌症治疗市场。资料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包括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近年增长势头强劲,其速度远远超出新增癌症病例的增长,且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数据方面,全球2019年肿瘤药物的市场规模为1435亿美元,预期将于2024年达2444亿美元而于2030年达3913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2%,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2%。

受癌症患者人数增多的影响,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10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827亿元。机构研究报告预计,至2024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672亿元,其中抗肿瘤生物药物市场规模预计至2024年将增长至1167亿元,2019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39.11%。

癌症治疗取得长足进步:抗体类药物闪耀肺癌治疗市场

以当前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为例,其治疗水平已获得长足进步。近年来,PD-(L)1抗体药物在晚期肺癌的治疗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各大抗体类药物成为当前肺癌治疗领域的明星产品。

近段时期,包括本土创新药企基石药业的舒格利单抗(抗PD-L1单克隆抗体)在内的多款PD-(L)1产品公布了一线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最新研究数据。PD-(L)1作为肺癌免疫治疗方案中已经取得极大成功的一种,更多新药的研发上市,意味着相关患者群体将获得更大的生存希望。

其实在肺癌治疗领域,于过去的十多年里,针对EGFR、ALK、ROS1、RET、MET等基因突变,已有多种靶向药物上市或进入临床。由于靶向药物发挥出的可观疗效以及毒副作用的可控,如今,先检测基因突变类型,再优先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标准流程。

与此同时,尽管靶向药物已经让许多肺癌患者显著获益,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适合靶向治疗,或是在服用靶向药物后出现新的突变,产生耐药性。对这些患者而言,免疫治疗是一个新的重要选择。

癌症免疫治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调节其免疫状态,以达到控制和杀灭癌细胞的目的。随着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目前,靶向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的疗法已取得不小的成功,当中最代表性的就是靶向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今,PD-(L)1已掀起了癌症免疫治疗的新浪潮。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多款针对肺癌的PD-(L)1药物上市,并且还有大量新药蓄势待发。

癌症免疫治疗兴起新的范式——溶瘤细菌疗法或引领发展新思潮

其实抗体类药物的应用相当广泛,只是单抗药物应用最多的领域为肿瘤治疗,具备特异性高、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疗效,已成为抗肿瘤药的主流。但是传统的单抗药物主要通过结合单一的特异表位起到治疗作用,然而疾病通常有多种信号通路,通过阻断多种信号通路可以实现更有效的治疗。

基于单抗治疗的劣势,目前针对新型抗体药物的研发也越来越多,同时,癌症免疫治疗领域也兴起更多新的范式,如CAR-T细胞疗法、溶瘤病毒以及,更为前沿的溶瘤细菌疗法。

溶瘤细菌是近年刚刚在市场引发广泛关注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新兴细分赛道市场,国内目前尚未有成熟的产品上市,而港药溶瘤作为少有专注布局这一赛道的主要竞争者,率先发明了全球首个溶瘤细菌载体YB1,实现了溶瘤细菌疗法发展进程中相当关键的一次技术突破。

我们的核心技术产品溶瘤细菌YB1是一种经过基因编程改造的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可以高效呈递包括抗体,mRNA,蛋白药物等,精准靶向肿瘤内部的低氧区域,并在肿瘤内部大量复制扩增,能够大大提高YB1载体在实体瘤靶点位置的浓度,并释放多种治疗性“弹头”药物,抑制肿瘤生长并造成肿瘤溶解,同时可消除肿瘤转移,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YB1是采用全球首创的肿瘤低氧特异靶向技术实现肿瘤靶向性的,并且已取得氧气调节溶瘤细菌在全球的唯一专利。同时,YB1技术还具备强大的兼容性,可与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抗体及CAR-T等细胞技术联用兼容,公司目前布局了7个溶瘤细菌结合其他药物的相关创新产品管线。

除了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YB1技术还可应用于各种血栓类疾病的治疗。目前公司已布局多个溶栓相关产品管线,其中YB1-rt-PA为第一代定点血栓消融产品,主要特点是通过YB1携带,并在血栓位置释放尿激酶(Urokinase),可达到迅速定点释放溶栓药物的作用。

随着YB1溶瘤细菌免疫疗法开始在行业崭露头角,癌症免疫治疗或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更多新鲜的治疗范式,期待由溶瘤细菌引领的这股创新思潮为抗肿瘤领域市场带来全新的发展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