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周疾病蓝海市场千帆竞发,YB1抢跑溶栓治疗细分领域赛道

来源:  2021-11-11 10:37

近年来,心血管病死亡一直排在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老龄化还在进一步推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的推算数据,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有患者人数达3.3亿人。心血管疾病作为“头号杀手”,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而心血管疾病庞大的患病基数也推动了国内心血管疾病治疗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溶栓药物、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产业等一直是业内的创新高地。


涉及全身周围血管的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达数亿,临床需求巨大


心血管疾病主要可分为冠脉血管疾病、神经血管疾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主要涉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除主动脉以外的身体躯干及四肢血管。外周血管分为外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外周血管疾病也分为外周动脉疾病和外周静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指位于心脏或大脑以外的动脉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主要是髂总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外周血管形成粥样硬化的斑块,并血管狭窄大于50%以上。PAD疾病后果严重,包括间歇性跛行、截肢、严重的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卒中和心性死亡发生率也会增加。外周动脉疾病是继冠心病和卒中之后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原因。


而外周静脉通常指的是位于胸腔、腹腔以外的中等或中等以下的静脉,通常指的是头颈部和四肢的静脉。静脉疾病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血栓栓塞症两类。其中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主要包括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而静脉血栓栓塞症则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PTE),其中PTE主要由DVT引起。


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庞大,目前患者人数超过4亿人。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中的数据,我国35岁及以上的自然人群下肢动脉疾病患病率为6.6%,据此推测我国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约为4530万例。


2019年,我国静脉曲张患者就高达3.9亿;深静脉血栓患者有150万;髂静脉受压发病率为7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00万人。在庞大的患者群体基数下,相关临床医疗需求市场日益增长。业内跟踪研究报道显示,外周血管疾病相关的治疗市场目前在国内外高速发展,但产品丰富度有待提高,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快速扩张且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市场,行业机会广阔,前景值得关注。


引发致死性肺栓塞的“元凶”:深静脉血栓


外周血管疾病同样凶险,以深静脉血栓这个隐形的“健康杀手”为例,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所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有3个主要的致病因素——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妊娠期妇女、骨科手术病人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


在临床上仅有少数深静脉血栓患者有明显症状,早期漏诊、错诊的比例较高。但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危及性命,引发包括肺栓塞(PE)、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在内的并发症。20%-50% 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罹患血栓后综合征,症状从下肢轻微水肿到色素沉着不等,严重患者甚至出现静脉性溃疡,该病在临床上很常见,给病人带来的负担重且费用高。


而肺栓塞是仅次于冠心病、中风的第三大心血管死亡原因,与深静脉血栓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TE)。肺栓塞中75%-90%的血栓都来自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内的血栓,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有近50%发生肺栓塞。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中国深静脉血栓新发人数由2015年的110万人增加至2019年的15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8.3%,估计将在2019年至2024年按年复合增长率7.8%增长至2024年的220万人。总体看来,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数量正在逐年上涨,致死性并发症所引发的治疗需求很大。


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多样,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提供微创新方向。抗凝是深静脉血栓的基本疗法,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和静脉管腔再通。但单纯的抗凝并不能有效消除血栓,应该同时对患者采取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


其中溶栓治疗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和系统溶栓,前者是指通过多侧孔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肺动脉循环进行溶栓,后者是经静脉直接输注溶栓药物。


国内溶栓药物市场发展概况:YB1开发在研溶栓药


溶栓药是近年抗血栓药物市场领域规模增速最快的一个分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阿替普酶(rt-PA)、普佑克(Pro-UK)、瑞替普酶(r-PA)和替奈普酶(TNK-Tpa)等。


其中,尿激酶和链激酶为第一代溶栓剂,属于纤维蛋白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可直接激活血纤溶酶原,但不具备纤溶蛋白特异性,可导致系统性纤维蛋白降解,容易引起出血并发症。第二代溶栓剂为纤维蛋白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代表为普佑克和阿替普酶,对纤溶蛋白具有特异性亲和力,因此可以选择性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具有较强的局部溶栓作用。


近年来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临床地位不断提升。2015年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已经建议优先选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预计未来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除了这些已上市的溶栓药,许多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也开始布局血栓治疗赛道市场,下一代溶栓药成为行业市场发力及关注的焦点,溶栓等抗血栓药物的创新研发亟待加码。


港药溶瘤目前也已经布局开发了溶栓药物产品管线,我们的核心技术产品YB1能够与多种溶栓药结合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类疾病,公司溶栓细菌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采用全球首创的血栓靶向技术,能够实现于血栓处定点释放溶栓剂,达到精准溶栓效果,未来临床效果值得期待。


随着越来越多抗血栓治疗领域新参与者的出现,市场关于未来更多创新款抗血栓“救命药”的开发与上市的期待值也拉满,希望下一代溶栓药早日解锁,也望这些新产品能够驱散如影随形的血栓性疾病笼罩在人们心中的阴云,改善人类健康状况。